企劃收歌 編曲配唱 和聲混音--唱片是這樣煉成的
2004年07月06日來源:Tom 專稿Magic櫻
轉貼自 http://fm974.tom.com/1282/1293/200476-36821.html
現在歌壇真是百花齊放,單就我們華語世紀,幾乎每隔幾天就有新專輯出爐。嗯,到底一張CD是怎麼樣做出來的呢?Come On,隨我來!
企劃
首先要對歌手進行定位,也就是將歌手的氣質特徵突出化、明顯化。按照以前的說法,我們會將歌手粗分為「實力派」和「偶像派」。「實力派」自然要體現其唱功、音質、音域,側重演唱情緒的把握和技巧的運用上,如歌神張學友、李克勤、天后王菲、孫燕姿等。「偶像派」則一般具備陽光的外型,走的是青春路線,瞄準的聽眾群也是小女生小男生一類的。他們很多都是拍電影出了點名堂,有一大堆重視的影迷,於是也就順理成章地出唱片過過癮,所以對於此類的選歌就應該往節奏明快、內容健康的路子上靠,如陸毅瞿穎等,估計即將發片的范冰冰陳好也八九不離十。這些年,歌壇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唱作人,他們通常是詞曲製作一把抓,精通幾門樂器,唱功還不俗的一類,於是,他們的想法對自己專輯的走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,怎樣盡可能在CD裡面體現其才華和個性,即為重點,如周杰倫、陶喆、王力宏等。除此之外,歌壇的樂團化也是一個勢不可擋的浪潮。鑒於國內樂壇還不至於前衛到黑金打榜的地步,所以現在樂團多傾向於旋律性和可聽性的,爭取更多的歌迷和更多的銷量畢竟還是首要前提,如同是走英式達達樂隊、便利商店。
收歌
當歌手定位明確了之後,製作人就會深思熟慮,將專輯裡面的「版面」分配好,也就是各種曲風在一張專輯裡面占的比例。抒情類歌曲通常是必不可少的,舞曲也可以來一兩首,適合KTV裡面的點唱曲目也很重要。為了考慮將來歌手走紅或正在走紅,為演唱會上準備一些能夠帶動氣氛的曲子,也應該列入範圍。當然每個歌手有自己的特點,要根據特殊情況來確定。在此之後便可以邀歌了。現在的詞曲作者都喜歡被冠上某某歌手「御用」的頭銜,如孫燕姿的班底李氏兄弟。這是因為在之前的合作中,雙方瞭解較為通透,作品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,於是一路走來也就輕車熟路的緣故。當然,廣泛的收歌,拓展曲風也是值得提倡的,畢竟如果老是方文山周杰倫在玩兒,歌迷總會有所抱怨的。
編曲
當詞曲作者交歌之後,製作人把Demo匯總之後就會召開全民公投會議,決定專輯中到底要錄用哪些歌,接著馬上就會交給編曲進行製作。一般來說,多採用MIDI在電腦上做出模擬效果。MIDI的優勢很明顯,如音色豐富,什麼子彈啊直升飛機啊海浪啊都可以做出來,並且能在原句上進行反覆修改反覆聆聽直道滿意為止。不過,真實樂器的部分,如吉他、貝司、鼓,還有現在越來越多絃樂,都需要樂手甚至是交響樂團親自演奏。真實樂器的演奏和MIDI有很多不同,除了無法取代的真實效果外,樂手演奏時的情感、音色,以及一些音量的落差、雜音等小瑕疵,也是作為樂手的對音樂的表達。作為配樂的方法,也分兩種。一是分軌錄音,就是先錄打擊樂,錄完之後吉他手再進錄音棚,戴上耳機,開始錄吉他,如此類推。這樣的好處是保證錄音質量,便於後期處理,因此最為常用。另外一種是一次性進錄音棚,大家擠在一起,經常能碰撞出火花,現場感較強,對樂手即興的發揮也有好處,不過要是處理的不好,可能就會有粗糙的感覺。花兒第二張專輯《草莓聲明》、五月天的《愛情萬歲》也就是這樣製作的。
配唱
終於要到唱的階段了,唉,講究還真多的,挑一些來講吧。製作人會向歌手詮釋這首歌所構思的意境,刻畫的心情,然後提示說到哪到哪該怎麼唱。而歌手自己在事先當然也要熟悉旋律,歌詞也要字正腔圓地念熟(特別是粵語歌手唱國語歌,哦,我們的Jay排除在外),感情的醞釀也要入戲。有些歌手的領悟能力特強,製作人無需特別交待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務,傳說阿杜就是這一類型。
為了錄下最好的音樂,在某些樂句上面,嚴格的製作人可能會要求樂手錄上幾十次也毫不為奇。謝雨欣為西山居《劍俠情緣》配唱遊戲主題的時候,第一句寥寥幾字,就被逼著唱了三十多遍,咳咳,她也真夠慘了。
為了調動歌手的情緒,進入最佳狀態,錄音室裡甚至會出現歌手以淚掩面的事情。很多情況下是製作人在一旁煽風點火,不然怎麼我們在專輯文案裡面總是看到某某歌手「第一次聽到Demo的時候就哭了」之類。最典型的就是,在錄製《別傻了》的時候,製作人讓小齊和華健互相傾吐失戀的經歷,結果兩個大男人最後竟然抱頭痛哭,哇,要是滾石真的撐不住,這位仁兄乾脆改行做導演算了。
和聲
沒有和聲的烘托,歌手的聲音是單薄的,甚至是不堪入耳的。所以在配唱之後,需要專門編寫和聲譜,再根據歌曲的性質決定男聲、女聲的搭配。哈林的音域挺廣,經常唱著唱著就往上飆,於是他的歌曲大多為女聲和音,還要專找外國的中年婦女。而陶喆則喜歡用男聲的假音來和。總之,和聲一定要貼緊主旋律,保持拍子一致,切忌尾音長短不一。和音也不是一兩個人錄一次就好的,錄音室裡經常是三個人唱不同聲部,然後再交換低聲部再搭配一次,聽起來就有六個人的效果。對於一些樂團來說,條件不允許那只能將就了。如五月天主唱阿信背後,就是鼓手諺明、Bass手瑪莎,有時候團長吉他手怪獸也來摻幾句,他們就無法交換低音部了,要麼就是乾脆唱低音部了事。
混音
將錄製的多軌音樂處理成最後的兩軌立體音,也就是我們常見的Stereo,就是混音。
作為錄音最後一個程序,包括了Balance、EQ、Panpot等的調整,當然還包括對高音激勵、混響等的處理,以及做一些局部修正。我們常說,鴨子也可以做歌星,也就是因為現在後期處理的技術是在是太強悍了,CD裡面的水分含量真的讓人不敢恭維。結果也就是導致「現場是檢驗歌手水平唯一真理」的應驗。最後,把混音輸出兩軌成DAT(VCD文件,汗)作為生產CD的母帶。
到這裡,整張專輯就出來了。當然,緊跟著還要CD的封面設計、壓片發行、宣傳攻勢、MV製作、打榜等,門門都是大學問,這裡就不提了。作唱片真是不容易,所以無論你喜不喜歡,都請不要對於某張CD做出「垃圾」之類的評價,這種不尊重勞動果實的行為在社會主義中是不允許的。
- Apr 18 Wed 2007 00:00
企劃收歌 編曲配唱 和聲混音--唱片是這樣煉成的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