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05年03月24日來源:光明網-新京報

出書進軍新的文字創作領域周杰倫“最佳拍檔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
對話人物:方文山、本報記者術術
對話地點:北京白石橋某酒店
對話時間:2005年3月22日

周杰倫說,“沒有方文山,我的歌不會這麽成功”。
方文山何許人也?周杰倫歌詞打造者。
他工商電子科畢業,送過報紙,做過外勞仲介、安裝管線工。
因熱愛文字和電影,他將百來首歌詞寄到各大唱片公司,直到被吳宗憲發掘並賞識,成爲周杰倫最佳拍檔,進入華語流行音樂界,方文山的歌詞充滿畫面感,文字剪接宛如電影場景般,在傳統歌詞創作的領域中獨樹一幟。
至今爲止,在方文山爲周杰倫創作的歌詞中佳作如雲:《龍拳》、《雙截棍》、《雙刀》、《愛在西元前》、《上海一九四三》、《威廉古堡》、《東風破》、《七里香》等。
並現身說法,創作了勵志書《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劇》。

■採訪手記
第一次聽周杰倫的歌就被他的吵鬧嚇著了,到了再也不敢問津的地步。
不喜歡周杰倫,所以,就更不知道方文山。
但周杰倫實在是太紅了,那些因他而發出的尖叫聲刺激了我。
所以,這次聽說周杰倫的作詞方文山的新書首髮式,神秘嘉賓是周杰倫,我決定冒險前往。
沒想到周杰倫和方文山都那麽可愛,雖然周杰倫是1979年出生,方文山是1969年出生,但他們兩個都像酷酷的80後的男生。
跟周杰倫的巨星光芒比起來,方文山更顯得低調和內斂,關鍵是也超酷。
方文山說話卻是一點也不酷,很自然,很妥帖。
使得我難得的一次按照既定的採訪提綱一路問下來,沒有被旁生出的枝節牽走,完成了一次極其有效的對話。

當然,我最想說的是方文山的歌詞給了我驚喜,我喜歡他詭異、神秘,充滿了複雜多變意想的歌詞,它看起來很後現代。

吳宗憲改變了命運
“我當時以爲是好朋友開玩笑,冒著被捉弄的危險很客氣地答話。

新京報:你能回憶起來,當年吳宗憲那個改變你命運的電話的情況嗎?
方文山:我記得大概已經超過了晚上12點,一個人打電話跟我說:“你好!我是吳宗憲。”
我當時以爲是好朋友跟我開玩笑。
但因爲憲哥的聲音經常在電視裏聽到,會覺得有一點熟悉,所以,冒著被朋友捉弄的危險,我就很客氣地答話。
他在電話裏簡單地說想見面聊一聊,他剛好要成立一個音樂工作室,看到我的歌詞覺得有些潛質。
後來,我們見了3次,我就正式簽約到他的公司了。杰倫跟我是同一個月份簽進去的。

新京報:放下吳宗憲的電話是不是一直沒有睡好啊?(笑)

方文山:當時的感覺有點像一個有星夢的小女生被影視公司通知錄取。
好在是約在下周見面,而不是第二天。
(笑)但說實話憲哥給我打電話我也不是很震驚,因爲我郵寄了歌詞給他,他打給我很合理。
只是他親自打電話,不是通過助理,讓我覺得有點意外。

成名之前做管道工
“我找最紅的歌手,線上的製作人,把我的歌詞郵寄給他們,一次郵寄100份。”

新京報:你在成名之前做過管道工,向各大唱片公司郵寄歌詞,大概持續了1年多時間,爲什麽想到用郵寄這種方式?

方文山:我當時最喜歡的是電影,並沒有強烈的寫歌詞的願望。
我只覺得通過這個渠道,可能能幫助我迂回進入電影圈。
我當時翻了半年內所有的CD內頁,找最紅的歌手,線上的製作人,把我的歌詞郵寄給他們,一次郵寄100份。(爲什麽要寄這麽多份?)我算過的,想經過層層輾轉,大概最後會有五六個人給我打電話———結果只有憲哥一個人給我打電話。
進入圈子以後我才知道,這個渠道有問題,實際上這個圈子基本上是通過圈內的編曲老師推薦,藝人的同學朋友推薦。
而我比較走運,剛好趕上憲哥想組建音樂工作室。

新京報:你覺得自己當管道工那些日子給你的創作和人生怎樣的影響?
  
方文山:有這份經歷,我會更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。我和杰倫都是把興趣當工作的人,這是很幸福的事。
現在回過頭去看以前,有了很多想法和心得,就整理成書,出了這本《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劇》,我覺得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想當自己。
喜歡你自己,是快樂的最基本前提。

不是天才,並且晚熟
“我是用功型的作曲者,每次寫作前都會收集資料、觀察、做記錄。”
  
新京報:很多媒體稱你是天才,但你想過自己當初爲什麽考不上大學嗎?
  
方文山:我覺得自己很晚熟,不曉得讀書要幹嘛,也不認爲讀書會有什麽後續的效應。
只有歷史、作文成績好,其他的東西都沒興趣,所以成績很差,沒有讀普通高中,直接選了職業高中。
我當時也不知道大學可以選專業,可以專門學自己喜歡的歷史或者文學。
另外,我覺得我不是天才,我是用功型的作曲者。
每次我寫作之前都會收集資料、觀察、做記錄。
但杰倫是天才型的作曲,他坐下來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作曲。

新京報:聽說你是“拖稿大王”,經常急壞唱片公司和周杰倫?

方文山:有時候,我明知道應該先寫歌,但卻寧願去做跟寫歌無關的事,整理桌子、整理電腦裏的資料,跟部門同事一起開會。
讓寫歌詞的事懸在那裏,就是不願意做。
這是壞習慣,也是性格使然。
我只有到最後才能累積所有創作欲望和能量,一下子交稿。
而且我發現早寫未必比晚寫寫得好,明天一定要交了,一個晚上寫好反而經常不錯。
於是就覺得反正最後寫得出來,那就拖吧,可是有時候同時接兩三個案子,就來不及了。(笑)
  
周杰倫的最佳拍檔
“杰倫縮短了我被大家認識的時間,虛榮心得到小小的滿足”
  
新京報:除了音樂本身,你和周杰倫合作的作品受歡迎,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原因?

方文山:杰倫出生在1979年,他身上混合有80年代生人的調子,有一點點叛逆,但又不會叛逆到偷搶拐騙“瞎搞”的地步。
所以,我們做出的音樂也不是按照傳統的路子走的,有一點點叛逆,是在主流市場做非主流的事。
  
新京報:今天傑倫已經成爲天王巨星,擁有無數FANS,你覺得傑倫和當初有什麽變化嗎?

方文山:他在適應中。
  
對待朋友的態度沒有變化,但對待媒體的態度杰倫成熟了很多。
以前他總有一些生澀扭捏,帽子壓得很低,話也沒有幾句。現在他能夠比較自信的應對了。

新京報:現在你們還能像他沒有出名的時候一樣,互相開玩笑,經常在一起嗎?

方文山:我們這麽多年是有革命情感的,沒有知名度的時候,還一起遭遇過退稿。
人只有在自己信任的朋友面前才能放鬆下來,不擔心出醜、愚笨、弱勢一點。
杰倫在信任朋友面前是個很活潑很能開玩笑的人,有次他模仿別人,笑死我們了。
  
但我想他在公司的人面前都不會這樣,面對歌迷和記者就更不會了。

新京報:你前面說杰倫是天才的作曲家,你覺得自己的成名是不是沾了杰倫的光?

方文山:杰倫是藝人,他當然會有很多FANS.作爲幕後人,我被媒體知道,有人認得我,找我拍照,我還覺得很幸運,虛榮心得到小小的滿足呢。
  
杰倫縮短了我被大家認識的時間。如果沒有杰倫,我可能跟S.H.E,陶喆合作,也會被大家知道,只是會比較慢。
香港的林夕老師就是在歌壇耕耘了十幾年才有回應,而我在傑倫發表《愛在西元前》、《上海1943》時就迅速崛起了。

立下豪言壯志
“50年後,我和周傑倫要成爲華語樂壇回避不掉的人物”

新京報:有人說你是繼林夕之後最優秀的詞人,你是怎麽評價前輩林夕的?有人認爲林夕是在傳統中的昇華,你是在傳統之外另辟蹊徑,你同意這種看法嗎?

方文山:我覺得林夕老師的歌詞比較有文學氣息,比較知性和新詩化。
我的歌詞更符合現在80後的趣味,很天馬行空,有一部分很電動玩具很圖像,像《威廉古堡》這類。
另外一部分很中國,像《刀馬旦》。

新京報:也有人說像《雙截棍》這樣的歌詞,除了聽到節奏感外,其內容毫無意義,你對這種批評怎麽看?

方文山:這首歌是非情歌,有馬步、少林武當等好多武術名詞,你可以視爲這是把武術歌詞化,借用旋律來表達。
我覺得這是一種創新,好比把傳統的京劇臉譜印在衣服上。

新京報:我也覺得你的歌詞很像詩歌,說不出什麽具體的意思,但是感覺不錯。

方文山:我某種程度就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的,我對詩一直很傾情,今年6月份準備出版一本詩集。
而且以後,我可能還要寫小說,第一部的名字都想好了,是寫南北朝時候的故事,叫《五胡亂華》。

新京報:你說過自己想成爲50年後華語樂壇回避不掉的人物,這個壯志是什麽時候立下的?

方文山:我一開始肯定沒有這麽大的想法,還在累積了一定的作品之後。
每個做藝術的人都會有這個追求吧,在回顧歷史的時候成爲回避不掉的人物。
我想如果50年以後,回顧華語音樂發展史,如果我跟周杰倫不被算入內,那就應該是一種缺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fang 的頭像
    A-fang

    熊熊の幸福窩 。◕‿◕。

    A-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